文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公告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物或者構筑物。為全面加強文物建筑防火工作,消防局組織河南、陜西等消防救援隊,按照有關消防法律法規,研究制定《文物建筑火災風險導則(試行)》,消防技術標準結合近年來文物建筑火災教訓和一線消防監督檢查的實際,堅持問題定位,重點關注可能發生的火災風險和火災蔓延和蔓延的風險,本文介紹了文物建筑的主要火災風險如下:
1、 明火源風險
1在燒香、燒香、油燈、蠟燭燃燒區域周圍堆放雜物,與其他可燃物或區域沒有有效隔離,也沒有專人照顧。
2在非指定安全區域用紙、燒香、使用燈具等,使用電子香燭,不執行安全控制措施。
三。文物建筑中非法吸煙、非法使用明火、非法儲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
4文物建筑冬季違規供熱采用碳火,燃氣鍋爐供熱,但未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5違反規定,進行電焊、氣焊、切割等明火作業。
6文物建筑周邊煙花、孔明燈違法銷售、儲存、燃放。
2、 電氣火災風險
1文物建筑配電室堆放雜物,配電箱與可燃物不保持安全距離;電路敷設不符合要求,電路老化,絕緣層損壞,電路受潮影響;使用銅線和鋁線代替保險絲。
2文物建筑的電線不受管道保護,電路選擇不當,連接不可靠;電線、電源插座、開關安裝敷設在可燃材料上,與窗簾、垂簾等可燃材料不保持安全距離;線路與插座、開關連接松動,插頭與插座接觸松動。
三。選擇不符合國家和工業標準的電氣產品和電路。
4冬季文物建筑中非法使用電熱、電熱床墊取暖。
5文物建筑制冷除濕加濕裝置長期通電,安全防護措施未落實。
6臨時安裝的照明燈、LED顯示屏、燈箱、電氣設備超出線路負荷。顯示柜內的照明不使用冷光源。
7防雷設施未按要求安裝,防雷設施未定期進行測試和維護,以確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8電動自行車、電池車、電動平衡車等車輛違規在文物建筑內使用電池園充電,工作人員將電池帶到文物建筑進行充電。電動汽車的停車收費與文物、建筑物之間不保持安全距離。
3、 非法使用可燃物的風險
1非法使用聚氨酯、聚苯乙烯、海綿、毛毯、木材等易燃材料裝飾。
2文物保護范圍內非法建設夾心材料易燃夾層材料彩鋼房屋;臨時演出、大型活動階段等違法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三。文物建筑使用的祈禱旗、窗簾、傘罩、地毯、錦繡等可燃物與明火源、電路、電器產品等不保持安全距離。
4文物恢復保護用的各種易燃化學品,如油、漆、稀釋劑等,不按要求存放使用。
4、 其他火災風險
一些文物建筑長期被用作住宅、糧倉、教室、辦公等用途,或已發展成為賓館、餐廳、車間等生產經營場所。火、油、氣、電不嚴格執行,相關火災